說起突起路標測量儀,可能很多朋友就知道了,這是個檢測路標的儀器,是測量突起路標的主要性能指標-發光強度系數的儀器。該儀器適用于測光實驗室、檢測中心、交通管理部門和分路施工現場等;它還適用于突起路標生產廠對產品質量的檢驗。

突起路標測量儀主要由導砂管、校正漏斗、過濾網、樣品架及收集器6部分組成,主要說明如下:
導砂管:可采用內經不小于150mm內壁光滑的實壁塑料管組成,長度為2850mm,導砂管的不垂直度不大于0.2°。
校正漏斗:校正漏斗的上口尺寸為120mm×40mm,高度100mm,四面坡角45°。上口四邊應平直、尖銳,保證落在口邊上的砂子落入斗內時不改變方向。該漏斗的作用是保證直接落入口內的沙子不偏離地、盡可能垂直地沖擊突起路標,而落到口外的沙子被偏離到斗外,不能沖擊突起路標。校正漏斗應能上下、左右、前后移動,方便調整通過漏斗的砂量和均勻性。
過濾網:過濾網位于導砂管的上部,網孔尺寸為大于850μm的標準網。該過濾網的作用一是確立落砂的起始點,二是限制落砂的流速。要求落砂離網的距離不應大于30mm。
樣品架:用于將被測樣品夾持穩固,使樣品的基底面保持垂直,方便地將樣品與導砂管、校正漏斗對中,能自由調整被測樣品的高度使其上邊沿與漏斗上口保持不大于150mm,并能調整水平方向使樣品逆反射面底邊前沿與漏斗長邊方向平行。樣品架不應阻擋落砂的自由流動。
收集器:可用一只300mm×500mm的搪瓷托盤,或其它容器。目的收集校正漏斗外的砂子。
一般測量步驟:
1、充電:
測量前應將儀器充足電。充電方法如下:
1.1首先將儀器轉換開關(8)撥至充電位置,然后將充電器(11)接上交流電源(220V,50Hz),再將充電插頭插入電器插孔(9)上。
1.2接好電源后,充電器上的指示燈顯示紅色,此時在進行充電,直至指示燈顯示綠色為止,此時電池充電完成。
2、零位調整:
測量時先調零,調整步驟如下:
2.1在試樣角度板(14)上先不要放置被測試樣(或校準塊);
2.2將儀器主機放在底板(13)上,儀器主機前端兩側下部邊緣上備有對準的凹槽標記,應與底板(13)上兩邊的定位塊對準,使其邊緣對齊;
2.3將轉換開關(8)撥到測量位置,按下顯示開關(6),顯示器(7)即有數字顯示;
2.4按下測量開關(12)數顯表(7)顯示數字為零,若不為零,則轉動調零旋鈕(4)使數顯表(7)顯示數字為零,零位調整完畢。
3、儀器校準:
零位調整后,接著對儀器進行量值校準,校準時校準塊的幾何條件;觀測角α=0.2°;入射角β1=0°β2=0°。校準步驟如下:
3.1將主機從底板(13)上移開,在底板(13)的試樣角度板(14)上放置校準塊(15),其被測面前端應與試樣臺(14)的凸起邊靠齊;
3.2轉動試樣角度板(14),使其刻線對準底板(13)上的入射角刻度(16)上的0(即β2=0°);
3.3將主機按2.2條的方法重新放置到底板(13)上;
3.4調節觀測角調節器(1),至0.2°(即α=0.2°);
3.5按下測量開關(12),約預熱1-2分鐘后觀察數顯表(7)的讀數,待讀數穩定后,即可讀出發光強度系數值 R。此值應與校準塊所給定的值相等。若不相等,則需調節校準旋鈕(5),使顯示值等于校準塊的給定值。此時儀器已校準完畢,即可進行測量。
4、室內試樣測量:
測量時,先將被測試樣放置在試樣角度板(14)上,調節所需的入射角β2及觀測角α。按下測量開關(12)。預熱后數顯表(7)中顯示值,即為被測試樣的發光強度系數值 R。測量完畢后,松開測量開關(12),將顯示開關(6)置于“關”,轉換開關(9)撥至關閉位置。
5、室外現場測量:
5.1測量前,儀器零位調整及校準步驟與上述2、3條相同;
5.2現場測量時,需使用兩塊備用的方形孔黑板,其中一塊板入射角(β2)為0°另一塊板入射角(β2)為5°;
5.3測量步驟:
5.3.1將入射角為0°的方形孔黑板的孔口套入被測突起路標塊上;
5.3.2將主機放在方形孔黑板上,方法同2.2條所述;
5.3.3調節觀測角(α),使其為0.2°;
5.3.4將轉換開關(8)撥至測量位置,顯示開關(6)置于“開”;
5.3.5按下測量開關(12),觀察數顯表(7)中的顯示值,預熱穩定后,讀出示值即為發光強度系數值R;
5.3.6若測定α=0.2°、β=5°。的發光強度系數值,則需使用入射角(β2)為5°方形孔黑板,其步驟同上;
5.3.7若需測量其他條件下發光強度系數值,步驟同上;
5.3.8測量完畢后,顯示開關(6)置于“關”,轉換開關(8)撥至關閉位置。